“中国需求”能否托住大宗商品价格?

2011年12月2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点击量:

也许中国经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至少11月份的大宗商品进口数据如是反映。随着国际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落,中国“逢低买入”,近期进口量随之攀升。

需求是影响未来商品走势的重要因素,而作为世界最大进口国之一,中国的需求显得尤为关键。进入2012年,中国需求能否回升,能否如愿托住大宗商品价格?

11月份大宗商品进口量大增

铜、铁矿石、糖、棉花等大宗商品今年11月份的进口量大幅增长,且逼近历史纪录。专家解读称,这是由于9月和10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国内外差价过大,贸易商有利可图,因而加大跨市套利和过境贸易。

数据显示,11月份,中国精炼铜进口量跃至34.4万吨,同比增加48%,环比增加16%;11月进口铁矿石6420万吨,较10月份增加了29%,为当月历史第三高水平。

中国11月份进口食糖41.8万吨,同比大增17倍之多;11月大豆进口量为570 万吨,同比增长4%;11月份进口棉花12.6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2 %。

11月份,中国进口天然橡胶24万吨,同比大增29.79%;原油进口量总计2269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8.54%。

由数据可见,中国对大宗商品的进口量大幅增加,说明中国需求并没有市场预期的那么差。

南证期货分析师徐蔚表示,近期中国进口量增加的直接原因是,外盘商品暴跌导致内外盘价格拉大,进口收益明显。尤其是白糖、棉花、铁矿石等品种的进口价格明显低于国内价格,进口利润增加,自然有买入需求。

中国式“逢低买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逢低买入”也要区别看待。有些是私人行为,比如铜的进口。有些则与国家行为有关,比如白糖和棉花。

由于铜一直是中国民间的投资工具,进口铜一部分用于投入制造业,一部分则流入“融资铜”市场,囤进贸易商的仓库。“下半年中国铜进口量增大,一方面由于"融资铜"的需求;一方面则是受价格大跌后的补库需求推动。”东亚期货分析师贾铮表示。

那么中国进口铜主要流向制造业,还是用以投资?对此,贾铮称,就观察的数据来看,中国大部分的铜进口量,还是被消化到实体经济中去的,囤货的量毕竟只占极少数的部分。而且就算是“融资铜”进口的量,还是在国内现货市场出售,并最终流入到实体企业之中。因此,投入制造业的比例远高于投资的比例。

“棉花和白糖的进口量大增,和国内低价买进以充实国储有很大关系,这是阶段性的需求大增。”国元海勤期货研发中心总经理姜兴春表示。

以棉花为例,由于国家收储价的支撑,国内现货价格在19000元止跌回升,而外盘主要港口报价最低在16000/吨以下,进口利润丰厚。国储棉利用国际低价采购100万吨外棉,导致近期进口量大增。

关注财星教育官方微信,关注你的未来: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无标题文档
2013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网络保过班 热招中......
课程名称
讲师
课时
价格
报名
试听
证券基础知识
蔡老师
30
¥365
证券交易
周老师
30
¥365
证券投资分析
周老师
30
¥365
证券投资基金
魏老师
30
¥365
证券发行与承销
周老师
30
¥365
2013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网络课程
最新资讯
编辑推荐
    指定了不存在的栏目ID或栏目数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