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积极稳妥推进期货市场对外开放

2012年05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点击量:

5月28日,由上海期货交易所主办的第九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正式召开。作为中国期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市场对外开放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国际化方面已经走在了国内的前列。

推进境外品牌注册

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外市场关联度的不断加深,国外资源性大宗商品借助期货市场进入中国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企业在参与期货市场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境外商品在国内交割的问题。

此前,上期所长期采取的做法是认可世界主要金属期货市场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的注册品牌作为替代商品进行交割。近年来,上海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交割方面实行国外品牌境内注册,输出“上海标准”,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争取更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显得尤为重要。

2007年3月20日,上期所正式出台实施了《上海期货交易所有色金属交割商品注册管理规定》,开始接受国外符合条件的铜、铝、锌有色生产企业的注册申请。2008年12月24日,世界最大的铜生产商之一——美国自由港迈克墨伦铜金矿公司下属El Paso精炼厂生产的“P*D”牌高纯阴极铜获准成为上期所首个境外注册交割品牌,这也是国内期货市场首次批准境外交割品牌注册。

2010年,上期所又对菲律宾联合铜业公司PSR ISABEL和智利国营铜业公司cCc-P两个高纯阴极铜品牌的生产工厂进行了实地检查,完成了对企业生产体系、质量管理、客户管理、供应商管理、检验与试验设备等方面的检查工作;并进一步现场了解该企业生产能力、生产设施、操作规范、内部控制流程等资质方面。这是国内期货市场在进行商品注册时首次对境外品牌开展的全流程注册工作,也是上期所第一次对境外有色生产企业进行品牌注册的实地检查。

在境外品牌注册的审核与检验过程中,上期所非常注重企业的产品质量检测和生产工艺及生产管理,注册流程的每个环节都细致严格,增加了中国市场的适应性,结合中国有色金属市场的自身特点作出相关规定,树立了交割注册品牌的“中国标准”。

四年多来,上期所在境外品牌注册工作的推进中,积极开展研究,不仅探索制定了一套适合中国市场特点、行之有效的注册规定,还从实际情况出发,对于历史遗留的原给予了LME注册并被上期所认可交割资格的品牌相关厂商进行差别对待,给予了持续两年的优惠政策。截至目前,已有28个境外铜品牌(合计年产量约600万吨)和3个境外铝品牌(年产量50万吨)在上期所成功注册,其中铜品牌有全球最大的铜企业——智利国营铜业公司,还有美国自由港迈克墨伦铜金矿公司、力拓集团、必和必拓集团等15家国际知名铜企业;铝品牌有全球最大的铝企业俄罗斯铝业联合公司和世界第三大铝企业美国铝业。另外,尚有多家境外知名有色企业的十余个铜、铝、铅、锌品牌正在办理注册之中。

保税交割全流程操作

推动期货市场国际化

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是在没有改变我国期货市场现有法规、制度、规则体系的前提下,对商品期货实物交割的延伸和完善。

2010年12月24日,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保税交割业务试点正式启动。试点品种为进口保税储存的铜和铝,试点区域为上海洋山保税港区。指定保税交割库自2011年3月16日起接受并办理期货保税标准仓单相关业务申请,制作期货保税标准仓单的货物须为上期所注册品牌。

2011年3月17日,国内首批期货保税标准仓单在上期所电子仓单系统中生成,国内期货市场保税交割试点业务正式进入市场运作阶段。据介绍,首批保税标准仓单在中储临港和同盛物流两家上期所指定保税交割仓库生成,申请者包括西安迈科金属国际有限公司和上海尚铭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国内贸易商,以及华利行(天津)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外资贸易商。

2011年8月25日,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在铜期货CU1108合约和CU1109合约上分别实现了首次到期交割和期转现交割,所涉及的七大环节——仓单生成、仓单注销、仓单所内质押、到期交割、期转现交割、转运出境、进口报关全部顺利通过,完成了全流程操作。值得一提的是,上海江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将到期交割买入的保税铜通过洋山海关办理了离岸出境至韩国釜山港的操作,而上海迈科金属资源有限公司则将期转现交割获得的保税铜在洋山海关进行了报关进口,这是海关首次以上期所的保税交割结算价作为审价依据办理报关业务,有益于国内期货市场价格影响力的提升。

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开展以来,已成功吸引花旗集团、永鸿物流、江铜国际、西安迈科、中金再生等十余家海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洋山保税港区,不断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包括来料加工等企业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在降低企业贸易成本和风险的同时,增加了物流转口贸易的机会,对推进中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我国商品期货的交易价格一直都是含税价格,都是以完税状态下的货物作为期货交易和交割的标的物,而国际上主要的商品期货市场的交易价格都是不含税的净价。一方面,部分期货实物交割需要在货物完成报关手续后才能进行,不仅交易风险较大,而且交易的成本也较高;另一方面,由于大宗商品都是国际化的商品,进口后的货物流通也受一定限制,不利于上海市场和伦敦市场两地价格的联动。

期货保税交割开启了一个新的渠道。期货保税交割就是以保税监管区域或保税仓库内处于保税监管状态的货物作为期货交割的标的物,即交割标的为保税货物。推出期货保税交割业务,是期货市场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将对提高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期货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带来深远影响。

“两地三中心”全面建成

技术标准力争国际一流

作为一个参与国际竞争的、面向全球市场的交易所,以先进、可靠的信息技术系统保证各种市场行为和交易活动稳定高效无疑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上期所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不断加大对软硬件设备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在现有技术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管理规范,提高技术管理水平,积极从实战出发加强应急管理,大力推进新一代交易所系统第三阶段项目建设,积极对互联网系统进行安全加固,对统计信息系统、期权模拟交易系统、网络监测系统的开发和风险监控系统、交易系统及数据灾备系统进行优化升级,牵头行业信息标准制定,并全面建成“两地三中心”的运维模式。

2010年6月25日,经过五年的建设,上海期货交易所张江数据中心正式启用,成为一个面向现代化和全国资本市场的,集数据处理、灾难备份、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科研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基地。“张江中心”配有按目前世界一流标准建设的智能化机房环境保障系统和全双工冗余备份的电力保障系统,建有目前证券期货监管系统规模最大的运维监控中心。张江数据中心的启用实现了上海期货交易所同城数据备份和灾备,运行近两年来为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市场信息化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11年2月1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北京数据中心正式启用,这是我国证券期货交易所首个异地灾备中心。按照证监会的战略部署,为增强应对大规模自然灾害及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上期所根据国家灾备规范的有关要求,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人文环境、自然地理条件、高科技人才资源、配套设施、成本和政策环境等因素,选定了北京电信机房作为异地灾备的数据中心。根据并网试运行测试的结果,交易系统从上海切换至北京的时间不到10分钟,容量方面可支持每交易日7000万笔报单,每秒可持续处理12000笔报单,与上海两个同城数据中心切换情况基本相同,大大优于设计预期。至此,上海期货交易所在国内证券期货交易所中率先实现了“两地三中心”的运行模式,数据处理能力和市场信息化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是上期所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系统的重要一步。

2011年11月25日,在多次测试演练的基础上,上期所将交易系统从上海主用数据中心切换至北京数据中心运行一天,实时切换顺利完成,标志着我所灾难应变能力大大提高。目前,上期所从业务连续性的角度考虑,正不断评估系统使用效果,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包括决策机制、管理机制、配套法规、人员培训等一系列细节,真正发挥完备的信息技术系统对于保障交易平稳运行的作用。

上期所表示,未来将在持续满足业务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保持安全稳定,加强信息安全体系建设。同时,加强技术研究和技术创新,密切跟踪国际期货交易领域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有条件进行升级的系统进行优化改造,不断提高关键技术领域的核心研发能力,在保持信息技术国内领先水平的基础上,争取达到和保持世界一流水准。

关注财星教育官方微信,关注你的未来: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
无标题文档
2013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网络保过班 热招中......
课程名称
讲师
课时
价格
报名
试听
证券基础知识
蔡老师
30
¥365
证券交易
周老师
30
¥365
证券投资分析
周老师
30
¥365
证券投资基金
魏老师
30
¥365
证券发行与承销
周老师
30
¥365
2013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网络课程
最新资讯
编辑推荐
    指定了不存在的栏目ID或栏目数组!